中文名: | 彼得·伊里奇·柴可夫斯基 | 外文名: | 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 | 别名: | Peter·Ilyich·Tchaikovsky | 国籍: | 俄罗斯 | 出生地: | 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-沃特金斯克 | 出生日期: | 1840年5月7日 |
| |
人物简介
彼得·伊里奇·柴可夫斯基
柴可夫斯基(油画作品)(英文: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),
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,也是俄罗斯
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
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。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。
柴科夫斯基被认为是一位同性恋者,而正是因为柴科夫斯基对于侄子的不伦之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,致使其创作了《b小调第六“悲怆”交响曲》。虽然 侄子鲍伯确实回应了柴可夫斯基的爱慕。然而这份不伦之恋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诸多压力和憎恶,生性敏感的柴可夫斯基痛苦难耐。九天后他骤然辞世。官方说法是由于霍乱,也有传言说他因同性恋身份被政府逼迫服毒。
1840年5月7日,柴科夫斯基出生在
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-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。父亲是一位
矿业工程师,1848年迁家至
圣彼得堡。1850年,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,并选修音乐课,师从Т.И.菲利波夫学习
钢琴。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,进入司法部任职,同时钻研音乐。
1861年入
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。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──
圣彼得堡音乐学院(列宁格勒音乐学院),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,在Н.И.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,在А.Г.
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。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,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,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。
1865年,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
圣彼得堡音乐学院,毕业作品为
康塔塔《欢乐颂》(J.C.F.席勒诗),获得银牌奖。同年应Н.Г.
鲁宾斯坦之邀,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,任教于新成立的
莫斯科音乐学院,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。约10年时间,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,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
钢琴协奏曲、
歌剧、舞剧、管弦乐序曲、室内重奏等。由于教学任务繁重,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。但为了经济来源,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。
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.И.米柳科娃结婚。这是一个
不幸的
婚姻,(米柳科娃以自杀威胁,)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,想自杀跳河却未能成功,不久即
离异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
婚姻带来的
不幸,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。
1876年,
梅克夫人
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,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。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,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。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,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,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,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。
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,并于1891年赴
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。1893年5月,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
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,10月28日在
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《第六交响曲》的首次演出,11月6日由于
霍乱症逝世(另一说是被逼服用
砒霜自杀而死)。或许是因为其同性恋的身份不被当局接受。
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
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。他
热爱祖国,关心俄国人民的
命运,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。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
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,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。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、社会的出路、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,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。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
柴可夫斯基与妻子合影
基本思想倾向。
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
政治生活、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,但却通过自己对于
时代悲剧性的感受,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、对生活意义的理解。
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
俄罗斯风格,
凄绝美艳,虽然难免与人以
窠臼的感觉,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,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。
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,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倾向于表现对
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,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。